2025年7月5日至8日,海南省初中理科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海口市义龙中学举办,来自全省各市县的100余名初中物理、化学教师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实验展示、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注入了新动能。
海南师范大学廖元锡教授以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为题进行授课,打破了学科壁垒,借助案例教学展现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魅力,拓宽学员教学思路。赖毅川老师聚焦 “运动和力探究实验”,梳理力学实验教学逻辑。杜攀、张华老师分别进行 “声和光”“电和磁” 探究实验指导,讲解教学要点,加深了学员对实验教学理论基础的理解。



海口市第九中学的陈翠老师以《挖掘实验教学的功能,落实学科素养》为题进行授课,深入剖析了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 “讲实验、看视频、实验教学浮于表面” 等问题,强调了实验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能力培养和品格塑造的平台。海南师范大学韦吉崇教授分享的基于新课标理念 “做中学” 的初中化学促学实践活动案例,如《立体元素周期表的制作及其应用》等,展示了如何让学生在玩学融合中掌握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海南省农垦中学范涛老师解析 “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提出 “螺旋上升” 理念 —— 初中侧重知识点验证,高中侧重知识网络构建,为打通学段鸿沟提供理论支撑。




海南省农垦中学刘美老师在 “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指导和教具制作” 讲座中,不仅传授了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还展示了利用身边材料自制的创新教具,这些教具简单直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员们深受启发。海口市第二中学郭春姗老师开发的数字化教具案例,激发了大家 “技术赋能课堂” 的学习热情。

琼台师范学院何丹凤教授以 “酒精灯 12 问” 提醒学员们重视常用实验仪器的操作细节,加强自身实验操作基本功,给学生更准确、专业的示范。海口市五源河学校马焕新老师的 “化学数字化实验方法”,展示了传感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具体应用,如 pH、温度等的实时监测,让学员们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对实验教学的推动作用。海南中学陈智红老师展示了 “化学数字化实验体系”教学,从 pH 试纸到传感器的技术演进,让学员们直观感受 AI 对实验教学的革新力量。



为期 4 天的培训圆满结束,参训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培训效果显著。通过理论学习,更新了实验教学理念,拓宽了教学视野;在实践观摩中,锤炼了实验操作技能,学会了更多实用的教学方法;交流讨论环节则让大家交流了教学中的困惑,明确了改进方向。参训学员们表示,会将把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课堂中,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贡献力量。